9月21 日,点亮明眸志愿医疗队顶着高寒缺氧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经过紧张忙碌的八小时(当地工作日不到六小时),全部 12 例孩子的术前检查和家长谈话签字,*终 7 个孩子符合手术指征且家长同意手术,很快这些高原的孩子们将重展美丽笑颜。
从平地直接来到 4000 多米的高原,大家都遭遇了高反只是程度不同,*严重的一天中呕吐十多次,连胆汁都吐了出来,需要深夜去到医院挂吊瓶才能缓解不适。“第一天像孕吐,第二天像坐月子。”杨英医生形象地概括了高反的体验。上海第九批援藏干部、江孜县卫健委副主任王卫国听闻这个情况,第一时间安排县人民医院专人对接,为高反队员提供诊断,并安排好后续的用餐和氧气瓶。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对口支援江孜的医生同行,专门送来预防高反的药物,在起初*难熬的日子让队员们感受到无比的温暖。当天的工作状态也证明了,队员们一旦开启工作模式,高反的折磨随即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到九点半,候诊的小患者在各自家长的陪同下,早早就来到了医院门诊楼前。他们就似见到老友,远远地就主动跟队员们微笑招呼。在参加完当地卫计委举办的一个简短欢迎仪式之后,队员们“兵分多路”,争取用*短的时间,让医院达到诊疗的标准尽快开展医疗救助。
正值中秋假期,前来看诊的患者比平时要多不少。据本次活动的手术医院——江孜县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介绍,该院眼科只有两名医师,和耳鼻喉科共用一间诊室。眼科门诊所有的眼病都看,只做白内障手术,年均手术量 100 台左右,但建院至今还从未开展过斜视和上睑下垂手术。
护士长赵瑛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花了不到两小时,顺顺利利就把手术室进行重新归置,调试好手术显微镜、手术床,成都妹子的干练劲头、工作能力强,做事果断,瞬间就“俘获”了医院工作人员的信任和好感。在把手术器械送去消毒灭菌的间隙,当地医院供应室人员在认真学习让人眼花缭乱的手术器械名称,手术室助手第快速接触到斜视和上睑下垂手术的流程……
为了不影响医院业务开展,两位眼科医生术把术前检查和家长谈话签字环节分别安排在了眼科诊室和门诊体检中心。
胸片、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免疫四项,视力表、综合验光、测眼压、斜视度、眼底检查……大大小小十余项的全身检查和眼科专科检查项目,有的借助医院仅有的几台眼科检查设备,更多的还是要凭借医生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没来之前我们就打算好了,如果连手术显微镜都没有的话,就靠肉眼手术。”两位手术医生对当地医院条件有限的现状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遮掩板不够用于是就地取材,用工作证代替使用;忙不过来志愿者顶上去,手持笔灯辅助医生检查;医生一边给患者做三棱镜检查,一边以凳当桌俯身写病历……每一项检查有条不紊地进行,仔细检查等待手术患儿的各项指标,保证每一台手术都能够高质量地。
次旦顿珠是这次计划手术的 7 个孩子*小的。经诊断患有内斜视伴有垂直斜视,情况比较复杂,有别于常见的临床表征,为了弄清楚确切的病因,杨英医生前前后后花了近半小时为其仔细检查,难道向右歪头是因为颈椎问题?凭借自己的经验她认为不太可能。“医学是一门严肃科学,决不能拿患者生命健康开玩笑。”*后在其他手术孩子离开之后,一直等到当地医院外科医生赶来联合会诊方才收工。
罗布次仁是闵行中学初三学生。右眼上斜肌麻痹,头向右歪有点明显。他手拿着医生递给他的三棱镜,去诊室外的走廊里走了几个来回,爸爸就站在他的身后观察,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说“歪得不多了,现在就一点点”,听讲明天手术后歪头的问题改善会更加明显,爸爸笑得咧开了嘴。
幸运的孩子只是少数。在候诊人群里,几位志愿者一眼就认出了大扎顿。在去年 9 月点亮明眸公益筛查期间,医生面诊时发现大扎顿患有严重的上睑下垂,工作人员和他约定好后面会帮助他眼睛。但这次检查发现,短短一年时间过去,他已发展成为双眼上睑下垂,原先左眼 1/3 瞳孔遮盖进展成 1/2 遮盖。让所有人惊讶的是,妈妈却不认为这是问题,在得知为了防止术后暴露性角膜炎感染,需要 3 个月悉心照护,术后一周甚至需要半夜里点眼药水,*后放弃了手术机会。
“格桑顿珠的家长在吗?麻烦过来一下。”“孩子左眼视力,但右眼白内障仅有光感,可能有其它眼睛疾病,就算做了手术可能还是不能提高视力。” 王单医生耐心地交代孩子的病情。由于语言不通,当地眼科医生德吉卓嘎全天都在现场忙碌,她不断将医生的诊断“翻译”成藏语,王单从家长的眼神中捕捉到了一丝失落。
从上午 10 点进医院,手术设备调试,手术器械做好消毒,做好明天的手术排期,到 7 点左右给所有孩子制定好手术方案,交代清楚术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后一例特殊病例的联合会诊,此时夕阳还未西下,孩子们给医生道中秋快乐,为紧张而又忙碌的一天画上了圆满句号。